全國服務熱線:
400-713-0022
現代農業更具“智慧”
發布時間:2021-08-27
現代農業更具“智慧”
隨著5G商用牌照的發放,信息傳遞的速度會變得更快、效率更高。未來,農業會從數字農業發展到真正的智慧農業,通過更高效的技術,不僅替代體力勞動,甚至還將替代腦力勞動。
國信工業研究院現代農業剖析師杜霖在承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智慧農業是將農業物聯網技能運用到傳統農業中,運用傳感器和軟件通過移動渠道或者電腦渠道對農業生產進行操控,使傳統農業更具“智慧”。除了精準感知、操控與決策管理外,從廣泛意義上講,智慧農業還包含農業電子商務、食物溯源防偽、農業休閑旅行、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內容。
比方在精細化種植方面,百度推出的AI遙感智能監測病蟲害的最新效果,通過精準科學用藥,農藥使用量下降50%,不只大幅度下降投入而且還能保障產量;再比方,在農機自動駕駛領域,合眾思壯公司完全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體系“慧農”,現已使用于10多個省份,覆蓋數百萬畝耕地。
從調研情況看,我國智慧農業還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大多屬于試點示范,大規模商業化使用還需求時刻,但5G的開展將為農民和農企提供才智農業所需求的基礎設施,他們將被運用到物聯網技能中,對農業活動進行跟蹤、監測、收集和剖析。”
商業加入將加速推動傳統農業的發展及行業競爭。智慧農業現在正處于市場教育及技術攻堅階段。”未來,農業電子商務、農產品溯源、農業休閑旅游、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應用也將快速發展。
國內智慧農業起步晚,目前農業發展仍落后于國外。“從生產性、商品性、營利性和組織性方面看,由于技術裝備成本高、市場不成熟、規模化和標準化程度低等原因,智慧農業尚未真正實現產業化。”
具體來說,專業人才和農業規模化生產不足是目前面臨的兩大障礙。智慧農業的發展依賴于農業高科技水平,科技的研發又是由科研人才創造的,由于我國農業從業人員多數是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的農民,知識水平較低,高新技術接受能力弱。
農業規模化生產程度不足。由于我國傳統農業長期的家庭承包經營模式,導致勞動力轉移困難,土地流轉的不流暢制約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阻礙了智慧農業發展的速度。因此,杜霖建議,增加農民就業渠道,讓更多農民進入二三產業。流轉的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為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奠定基礎。
下一篇:智能溫室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