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服務熱線:
400-713-0022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等多部門積極行動:保供 讓菜籃子無憂
發布時間:2021-11-08
昨天一大早,冒著濃霧,家住南開區西湖道的徐大娘就趕往附近的菜市場買菜,進去一看,老人開心了,每公斤青麻葉大白菜降至3.2元、油菜降至4元、小白菜降至7元、黃瓜降至9元,比前幾天降了一大截。與此同時,武清區河西務鎮的菜農們則早早地進入溫室大棚,采摘芹菜、菠菜、小白菜等,并第一時間裝車運往市區菜市場。
10月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全國蔬菜價格出現暴漲,影響市民菜籃子。為確保蔬菜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市農業農村委等多部門積極行動,多措并舉,平抑菜價,受到市民歡迎。
現象 商販:菜價太高了,銷量縮水一大半
黃瓜每公斤8.65元,歷史同期3.61元,同比上漲139.4%;洋白菜每公斤3.6元,歷史同期1.89元,同比上漲90.48%;豆角每公斤8.93元,歷史同期5.28元,同比上漲69.51%……10月中下旬,各大批發市場進入蔬菜價格暴漲期,令人咂舌。
西青區紅旗農貿市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10月中旬開始,外地秋茬蔬菜數量減少,天津市地產蔬菜供應量也在減少,造成菜價迅速上漲,其中以綠葉菜上漲最為厲害,為歷年來所罕見。市農業農村委發布的監測信息(10月15日—21日):重點監測的7家大型蔬菜批發市場,14種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5.31元,環比上漲9.26%,同比上漲82.47%。重點監測的天津市15家生產基地,31個品種蔬菜田頭均價為每公斤5.34元,環比上漲10.98%,同比上漲69.66%。
南開區一家菜市場內,一位商販說,10月中下旬當時菜價漲得離譜,根本接受不了。每公斤生菜漲到了10元、油麥菜漲到12元、菠菜漲到14元。由于菜價太高,銷量縮水一大半,不少市民都減量購買。11月1日開始,批發市場菜價開始降低,蔬菜零售價也隨之下降,雖然降價幅度不是特別大,也沒有覆蓋所有品種,但總歸是不再上漲了,市民購買量增加,生意變得好做了。
原因一 津菜供應地持續降雨,菜田受損
在一個蔬菜生產重鎮,今年秋茬黃瓜幾乎全軍覆滅,滿眼都是干枯的瓜秧。菜農們說,這些瓜秧都是今年秋季被雨水淹死的黃瓜秧,當時黃瓜正在生長期,多場降雨導致雨水進入大棚,多日不退,黃瓜被淹,非常痛心。一位農技人員展示了9月份錄制的兩段菜田被淹前后的視頻:第一段畫面里,一個冷棚的黃瓜生長正旺,菜農們一臉笑意;第二段是3天后突降大雨,菜田進水被淹,瓜秧枯萎死掉,一片枯黃。
據了解,今年9、10月份,遼寧、內蒙古、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等北方蔬菜產區多地降雨量大且持續時間長,出現菜田受淹現象,產量減少。連續降雨降溫,還造成蔬菜生長速度放緩,部分產區蔬菜受凍害、浸泡而失去商品性,影響蔬菜一茬的供應,如山東聊城的菠菜,河北廊坊和邯鄲的西藍花,遼寧、河北的豆角等。上述這些產地有不少是天津蔬菜供應地。
一位外地蔬菜運銷商戶介紹,今年秋雨連綿,菜田積水嚴重,香菜、菠菜、小白菜等怕淹的葉菜損失大半。更加可悲的是,大雨中,一些土建溫室大棚進水、倒塌,蔬菜遭殃。一些沒倒塌的溫室大棚,由于地勢低洼,進水后不能及時排出去,蔬菜生長也受到很大影響,再加上病蟲害,蔬菜生長非常緩慢,產量下降一大半。還有一些蔬菜雖然到了采收期,但是由于道路泥濘,很難及時采收外運,直接爛在田間地頭,也導致蔬菜供應量減少。
除降雨讓菜田受災外,一些蔬菜運銷大戶反映,油價持續上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今年9月份以來,汽油和柴油價格大幅上漲,直接導致長途蔬菜運輸費用增加,助推菜價上漲。
原因二 青黃不接期提前,綠葉菜斷茬
今年的秋雨導致露地溫室大棚秋茬菜損失大半,導致秋菜上市量減少,而北方地區一些冬季蔬菜還沒處在生長期,并沒有大量集中上市,處在了青黃不接時期。
蔬菜專業人士介紹,往年春季,北方才進入蔬菜供應青黃不接期,但今年九十月份的連續降雨,讓秋茬蔬菜尤其是綠葉菜嚴重受損,導致蔬菜產量減少或斷茬,青黃不接期提前也成為菜價上漲的一個因素。由于目前天氣轉涼,溫度降低,北方露地蔬菜已基本停止生長,11月7日將進入立冬節氣,從現在開始到春季,只能仰仗溫室大棚種植蔬菜,但蔬菜生長都需有一個周期,葉類蔬菜在冷棚內需要40天后才能上市銷售。目前一些地勢較高的溫室大棚的綠葉菜還能正常生長供應市場,但數量相對較少。
專業人士提醒:這個時期,除了要加大地產蔬菜生產外,還要加大南方蔬菜進津力度,盡可能地加大外菜購進數量,填補本地蔬菜相對不足的缺憾。與此同時,加大冬儲蔬菜投放力度。另外,針對綠葉蔬菜相對不足的情況,一些有條件的市民,可以利用自家陽臺等栽種綠色蔬菜,即可以當作綠植欣賞,也可以定期收割,成為家庭小菜園。相關部門要及時給市民提供種子和必要的種植工具以及栽培技術等,在超市投放基質、營養液等,讓市民家庭陽臺綠意濃濃,綠葉菜種植成為新時尚。
原因三 菜農盲目惜地填平溝渠,導致雨水排不出
現已進入11月份,距離秋雨已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但一些溫室大棚里依然潮濕一片。一位菜農指著菜田苦笑著說,溫室大棚地勢低,雨水浸泡時間長,不但讓應季蔬菜受損,還影響了下茬蔬菜種植,特別痛心。
據了解,今年秋雨過多是天災,但一些菜田不能及時排水則是人禍,原因是一些農戶過分惜地,把菜田附近的溝渠填平,盲目擴大菜田面積,造成雨水無法及時順利排出。如果當初不盲目填平溝渠,今年秋雨雖然雨量很大,本可以減少損失的,現在想起來,大家都非常內疚、非常后悔。
一位農技人員介紹,原來的菜田周邊都有溝渠,這些溝渠跟當地的河流連接在一起,起到旱澇保收的作用。一些農戶之所以把溝渠填平,首先是為了增加菜田面積,另外也是根據多年來當地沒有洪澇災害而這樣做的。由于干旱少雨,根本不需要考慮菜田排澇,所以都把溝渠填平了。
令人欣喜的是,天津市正在積極建設高標準農田,疏通溝渠,興建閘涵,建立揚水站,確保旱季能從河里調水澆灌,發生洪澇災害時可以把菜田積水迅速排出,確保糧菜豐收。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70萬畝,今年再建26萬畝,總面積達到396萬畝。
搶收 優質大白菜上市,蔬菜價格回落
日前,記者走進武清區河西務鎮合義莊村,青白合作社負責人郭書艷正帶領菜農們搶收大白菜。跟傳統大白菜不同,他們收獲的是綠葉黃心的小棵型優質白菜,每棵重1公斤左右,3口之家一頓可吃完,絕不造成浪費。這種優質白菜是天津市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選育的,露地、溫室大棚都可以種植。
郭書艷介紹,今年的秋雨給他們也帶來了損失,但他們不等不靠,迅速投入雨后恢復生產,在市、區、鎮三級農技人員幫助下,他們積極和市農科院合作,種植優質蘿卜、大白菜、番茄、胡蘿卜等10多個品種。目前,露地大白菜已經開始采收上市銷售,溫室大棚內的大白菜由于是錯季種植,目前還處在生長期,但最晚12月也可以上市銷售。露地種植的香菜也在采收,正銷往市場。
俗話說,立冬不出菜,必定受其害。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天津市涉農區種植了大約6萬畝優質大白菜,長勢良好,畝產量都在5噸左右。為避免大白菜遭受凍害,武清、靜海、寧河、寶坻、西青等主產區農業部門積極組織菜農搶收,由于上市量增加,促使大白菜價格開始回落。11月1日,市場大白菜零售價格已回落至每公斤3元左右,比10月中旬每公斤降價1元左右。
記者在寧河區、薊州區、武清區、寶坻區一些村莊看到,不少農戶都結合美麗庭院建設,在房前屋后和院子里種植了很多大白菜。一位農戶笑著說,這些大白菜全家吃不了,目前正在把一部分大白菜運往附近市場銷售。
市農業農村委種植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涉農區除及時采收大白菜外,還積極采收當地一些適宜市民冬儲的蔬菜,例如,寶坻區正積極搶收大蔥,武清區、西青區正在搶收蘿卜,這些蔬菜每天都銷往市區超市、菜市場等零售終端,為平抑菜價發揮地產蔬菜的補充作用。
搶建 擴大設施農業種植面積,加大冬季蔬菜生產力度
為確保市民菜籃子供應,天津市積極擴大設施農業種植面積。按照實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將增加100萬畝設施農業;今年底,將建成20萬畝設施農業,加大冬季蔬菜生產力度,逐步消滅蔬菜“冬淡季”。
在薊州區多個鎮村,當地農業部門正在組織施工隊加緊興建鋼構架冷棚。跟傳統冷棚相比,新棚更加堅固耐用,采光效果更好。相關部門介紹,這些冷棚建成后,要在春節前搶種一茬速生蔬菜,如菠菜、油菜等,爭取30—40天上市銷售。寧河區目前已建成3萬多畝設施農業,今年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組織育苗場加快綠葉菜育苗進度,為新建的溫室大棚及時提供菜苗栽種,力爭12月中旬左右上市,每畝產量將達到3000公斤。
在武清區南蔡村鎮“天民”蔬菜園區新建成的溫室大棚內,已經種上了多種葉類蔬菜。其中,在兩個溫室大棚內種植的立體式水培蔬菜令人耳目一新。記者看到,在碩大的陽光溫室大棚內安裝了上百組3米多高的立體骨架,上有多層水槽,每條水槽里,每隔5厘米就種植了1棵菜苗,有空心菜、油菜、香菜等。
園區負責人劉天民介紹,這種栽種方式,節水節肥,不受季節影響,每20天就可收割一次,綠色純天然。在“天民”示范種植后,將向全區乃至全市涉農區推廣,破解蔬菜生產“靠天吃飯”的落后方式,借助現代設施農業,進行工業化生產,不懼暴雨,不畏嚴寒,一年四季為市民提供優質綠色蔬菜。
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郭云峰介紹,借助今年新建的20萬畝設施農業,他們正在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幫扶:搞好測土配方施肥,有效改善土壤,增加有機質;引進優質蔬菜品種,推廣綠色生態種植技術;搞好茬口銜接,搶種速生綠葉蔬菜,確保冬季市場供應。
保溫 增強溫室大棚御寒能力,精選抗低溫蔬菜品種
走進武清區高村鎮“北國之春”蔬菜基地番茄大棚,2米多高的番茄秧一片碧綠,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10多位菜農正把剛采摘的一筐筐番茄裝箱、運到車上,然后快速銷往京津兩大市場。
負責人張兵告訴記者,整個基地有496個溫室大棚,年產蔬菜500萬公斤,是武清區最大規模的蔬菜生產基地。目前雖然已經進入秋冬季,但絕大部分的溫室大棚仍正常生產,番茄、黃瓜、菠菜等10多個品種都開始進入采收期;辣椒、茄子等也即將進入采收期,滿足市場需求。
記者看到,為預防寒冷天氣對蔬菜的侵襲,溫室大棚內都安裝了多個暖風機。技術員鄭學新告訴記者,這些暖風機特別管用,平均增溫5℃左右。另外,還在溫室大棚屋頂加鋪保溫被,可確保冬季蔬菜正常生長。
在武清區河北屯鎮李大人莊村溫室大棚內,菜田都下挖了1米深,令人驚奇。菜農介紹,這是學習山東壽光的經驗做法,利用地表高度差異,保溫增溫,嚴寒天氣可以增溫3℃,冬季可以種番茄、黃瓜。
針對今年冬季有可能出現的低溫、寡照、降雪等災害性天氣,北辰、武清、靜海、西青等區農技人員正在大力推廣防霧滴膜、加溫設施設備、補光燈等物化技術裝備,以保障惡劣氣候條件下的蔬菜正常生產。
市蔬菜技術推廣專家李海燕介紹,要確保冬季蔬菜正常生長,需要多措并舉,提前準備。首先是精選抗低溫蔬菜品種,從源頭增強御寒能力;在溫室大棚后墻上貼反光膜,利用陽光反射,讓處在溫室大棚內側的蔬菜也能得到陽光照射,促進生長;在菜田鋪設秸稈,增溫2—3℃;在溫室大棚內安裝太陽能發電板,利用熱水晚上散熱,提高棚室內夜間溫度,抵御嚴寒天氣……
保供 擴大冬季蔬菜種植面積,提高產量,確保質量
日前,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都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多項措施搞好冬季生產和供應,滿足市場需求。天津市認真貫徹落實要求部署,制定相應實施方案,千方百計擴大冬季蔬菜種植面積,提高產量,確保質量。
10月27日,市農業農村委召開市場穩產保供工作專題會,貫徹落實市政府相關會議精神,圍繞近期蔬菜價格上漲有關情況,研究應對舉措,提出落實要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蔬菜產品穩產保供。
主要措施:全力推動設施農業建設,確保早建成、早投入使用。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全方位的“菜單式”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調整種植茬口,改一年兩茬為一年三茬,增加一茬速生葉菜栽培。積極引進推廣高產優質蔬菜新品種,示范引導菜農生產口感佳、受消費者青睞的蔬菜產品。重點抓好全市128家蔬菜保供基地生產管理,全面掌握保供基地的蔬菜種植規模、種植品種、上市時間、上市量等情況,全力保障冬季地產蔬菜的穩定供應。做好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物資準備,確保如有需要可及時調得出用得上。
11月2日起,天津市開始投放政府儲備菜,品種有土豆、洋蔥、冬瓜和娃娃菜,投放價格低于市場價格。相關部門組織各大批發市場和超市積極和外地蔬菜產地對接,加大蔬菜購進力度;積極開展冬儲蔬菜組織工作,確保突遇冬季大雪封路外地蔬菜不能及時進津時救急。
多措并舉,讓天津市蔬菜批發價格開始回落。11月2日,市農業農村委發布全市“菜籃子”產品價格監測信息。全市7家大型蔬菜批發市場,重點監測的14種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4.76元,比前一日下降10.86%。除豆角批發價格環比上漲外,其余13種蔬菜批發價格環比均下降,菠菜批發價格降至每公斤5.28元,環比下降38.1%;黃瓜、洋白菜、洋蔥、油菜和圓茄子等批發價格環比降幅在10%—20%以內。
市農業農村委總農藝師張建樹分析預測,由于外地和本地蔬菜上市量逐漸增加,加之政府儲備菜上市,促使部分蔬菜價格開始回落,市民菜籃子品種將變得更加豐富,價格也將逐漸趨于穩定。目前天津市涉農區正在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部署,全力以赴搞好秋冬季蔬菜生產,為確保市民菜籃子穩定多作貢獻。
產品配置
尺寸:60*52*110cm
肥料吸肥管道:De20
水肥機進出水口管道:De32
流量:5m3/h,揚程:58m
水泵功率:1.5KW
工作壓力:可達0.5Mpa
工作電壓:380V(可定制220V)
施肥通道:三通道(可定制單通道)
*單通道單次可注入1種肥,三通道單次可注入1-3種肥
屏幕尺寸:10寸
控制方式:手機/本地控制
田間控制方式:多線,總線,無線
*多線電纜線連接時可接入兩路電磁閥,總線,無線連接時可接入多路電磁閥